紫砂壺以其里外都不施釉的特點,蓋與壺體能一起燒制,以達到成品壺蓋直緊、通轉、仿塵、保溫的要求和作用。主要形式有壓蓋、嵌蓋、截蓋三種。
(1)壓蓋:亦稱“完蓋”。壺蓋覆壓于壺口之上的樣式,其邊緣有方線和圓線兩種,均與壺口相呼應。與口置平的泥片稱“座片”,彎起泥片為“虛片”,壺口泥片稱“坨子”,壺墻的泥圈為“子口”,幾個部位及轉折過渡用脂泥鑲街,潤合貼切、渾若天成。壺蓋稍大于壺口之外徑的俗稱“天壓地”,以適應功能和視覺的要求。
無論壺型是方是圓,蓋延和口延上下內外呼應,壺蓋覆壓于壺口,亦稱“克蓋”?!翱恕闭?,制服、居高臨下也。壺蓋稍大于壺口外徑的,則俗稱“天壓地”。
(壓蓋的幾種類型)
(2)嵌蓋:嵌蓋是壺蓋嵌于壺口內的樣式,并與壺身融于一體。有平嵌蓋與虛嵌蓋之分,能達到“準縫如紙、發(fā)之隙”者屬上品。平嵌蓋口與壺口呈同一平面,制作時在同一泥片中切出,故收縮一致,僅有“紙、發(fā)之隙”,有圓形、方形、異形、樹樁形等。虛嵌蓋與壺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狀,形制規(guī)整。口部以裝飾線處理,有直口、瓢口、雌雄片口等結構,與平嵌蓋手法相似,以嚴密、精縫、通轉為上。
樣式是壺蓋嵌于壺口內,俗稱“地包天”,如“矮井欄”、“一粒珠”、“魚化龍”等壺。
(嵌蓋的幾種類型)
(3)截蓋:這是紫砂壺特有的一種壺蓋形式,以壺整體截取一段作壺蓋而故名。其特點是簡潔、流暢、明快、整體感強。制成后蓋與口不僅大小合適,而且外輪廓線互相吻接,絲嚴合縫,故技術要求較高。有截蓋、克截蓋、嵌截蓋之分。
樣式如秦權、梨式、倒把西施等壺,蓋面與壺體表面輪廓線相互吻接,嚴絲合縫,壺蓋與壺口大小合適。
(截蓋的兩種形式)
來源于:越鄉(xiāng)龍井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